25日,由金川集团公司投资的印尼WP&RKA红土镍矿项目。在印尼北马鲁古省奥比岛开工建设,标志着金川集团正式进入红土镍矿领域。该项目被国家发改委列入中国—印尼“一带一路”政府间国际产能合作重点项目,也是“一带一路”建设推进以来,甘肃省首个开工建设的境外项目。项目采用目前最先进的全密闭、节能环保型RKEF冶炼工艺,年处理矿石170万吨,年产镍铁20万吨,2018年底建成投产。
印尼北马鲁古省省长噶尼·卡苏巴、印尼统筹部第四区司长达当,南哈马黑拉县县长巴赫蓝·卡苏巴及县议会议长、县相关局局长等印尼方人士出席开工典礼。中国驻印尼大使馆商务参赞王立平,甘肃省政府副秘书长武志斌、省政府国资委副主任车洪及省发改委、商务厅相关人员,工行甘肃分行副行长晏贵宾、中行甘肃分行副行长于金山,金川集团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杨志强,党委副书记姚维信,公司总经理助理、WP公司董事长谢蓬根及公司相关部门、单位负责人,中、印尼双方员工等近500人共同见证了项目开工。开工典礼由姚维信主持。王立平、噶尼·卡苏巴、武志斌、达当、巴赫蓝·卡苏巴等分别致辞并对项目开工表示热烈祝贺。
噶尼·卡苏巴在讲话中,深情回顾了今年7月中国甘肃之行给他留下的深刻印象,他说,到甘肃金昌详细了解了金川公司和金昌市,彻底打消了他心中的顾虑,金川公司的生产工艺很先进,环境治理很好,没有污染,金昌的绿化非常好。他很高兴已经同甘肃达成了为印尼提供员工职业技能培训的协议。他说,相信金川集团前来进行矿业开发,将给当地人民带来福祉。达当在致辞中表示,印尼方将全力保证WP公司在印尼开发建设及生产的治安安全。
王立平认为,金川集团之所以选择了奥比岛,因为这里有一个好的投资环境,他希望金川集团将WP项目建设成为中国在印尼的标杆工程。
武志斌在致辞中说,金川集团公司国内一流、国际知名,是甘肃省最大的国有企业,甘肃省坚持对外开放,落实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坚决支持金川集团走出去,在印尼开发红土矿项目。
杨志强在致辞中说,举行WP和RKA红土矿项目开工典礼,标志着金川集团进入红土矿开发迈出实质性步伐。金川集团在非洲、美洲、亚洲拥有8座正在生产的矿产资源项目,拥有海外员工5000多人。WP项目是金川集团落实中国“一带一路”战略的重大举措,也是推动印尼北马鲁古省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凝聚了各级领导和各届人士的心血和汗水,也承载着甘肃省和北马鲁古省领导和人民的殷切希望。金川公司对项目开发提出“规则严、工艺优、投资省、成本低、效益高、资本好”的总体要求。同时要尽早考虑项目在香港或雅加达资本市场上市,打造公司海外镍板块。
谢蓬根表示,WP公司将以建设全球知名的镍冶炼公司和工业园区为使命,严格遵守中、印尼两国法律,安全、环保地建设和运营项目,做到工艺先进、环保一流、循环经济、社区和谐。为印尼经济发展,为中、印尼两国产业合作作出贡献。
全球镍资源主要有硫化镍矿和红土镍矿两大类型,陆地镍资源约60%是红土镍矿,40%是硫化镍矿。随着世界硫化镍矿的开采深度日益加深,矿山开采难度加大,硫化镍矿资源紧缺,镍产量中红土镍的贡献日益增长。同时,我国不锈钢产业对镍铁需求逐年增长,使红土镍矿进口激增,而与之相对应的现状是我国镍资源严重短缺,长期大量进口镍原料,特别是自2006年以来,由于红土镍矿冶炼镍铁合金技术取得重大突破,使生产成本大幅降低,红土镍矿进口量开始激增。
目前全球已探明的红土镍矿资源总量为126亿吨,镍平均品位1.28%,印尼是品质最优的红土镍矿资源地。
经过近三年的不懈努力,金川集团首个红土镍矿项目——印尼WP&RKA红土镍矿项目正式开工建设。金川集团将以该项目为桥头堡,进一步发挥好广西金川作为甘肃海上丝绸之路出口基地的作用,逐步收购和控制项目周边丰富的红土镍矿资源,通过扩产、资源收并购、上市运作等战略组合投资,建设红土镍矿资源基地,持续推动公司资源转型,筑牢企业的发展根基,实现由“中国的镍都”向“世界的金川”的转变。
近年来,金川集团把资源战略定位为企业发展的战略,充分利用自身人才、技术和资金优势,按照“互惠互利、公平公正、长期合作”的原则,积极面向全球实施矿产资源配置,构建了大澳区、欧非区、美洲区、中国及中亚区四个资源开发区,先后兼并收购了一批镍铜钴资源量,形成了金川—境内—海外跨国经营格局。
随着全球资源配置战略的实施,金川集团又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广西建设了广西金川公司,重点开发利用东南亚红土镍矿、美洲铜矿、非洲铜钴矿等资源。 金川集团紧紧抓住国家“一带一路”重大战略契机,利用金川总部在“带”上、广西金川在“路”上的优势,确定了红土矿开发与硫化矿开发并重的发展思路,进一步优化资源结构。
该项目作为甘肃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以来,首个开工建设的境外项目,将充分发挥跨国经营带动效应,促进省属企业共同“走出去”,实现集群化效应,助推甘肃经济快速发展。